动力当先
秦莎莎,灌中高二学生,父亲秦凯华,原灌云县委书记。
经莎莎老师的建议,秦凯华书记约我给莎莎辅导学习方法。我辅导孩子的时候是尽量要求孩子父母在场的,可是辅导的时间,秦书记迎接省里领导去了,就只好由莎莎的母亲赵医生陪听了。
莎莎的性格天真活泼,无忧无虑,开朗乐观。
讲课正准备开始,一位阿姨拿来了一身乔丹运动服,要莎莎试穿。等了近10分钟,我们才正式开始。在这10分钟里,我在想,莎莎的生活环境与一般人大不一样,周围人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,甚至有的关心显得过度。莎莎的学习成绩不理想,主要原因还不是学习方法问题,而是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,缺少学习的动力。
日本的中学有针对女生的家政课,主要是让女同学学习如何做家庭主妇,如何相夫教子,如何履行家庭责任,为女生的未来做些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。中国没有这个课,老师也不教这些东西,但我认为,让她想象一下未来,增强些责任感还是很有必要的,会给她一些必要的学习动力。
我有个很简单的做法,就是让缺少动力的学生都畅想一下未来,为了容易操作,我提议莎莎认真想象15年以后的情景。
莎莎想象是在我的启发和提示下进行的,想的最多是责任。通过想象,莎莎很清晰看到了15年后的自己:
“三十三岁的莎莎,上有老,下有小,父母已经退休,没有了职权,年龄大了要是生点病什么的,不但不能照顾我,反过来还要我去照顾他们,如果家中那位是一个能信赖的顶梁柱,算是运气好。不过,不能把人的命运总寄托在运气上,未来的事情很难预料,也有可能他是一个负不起责任或没有责任心的人,恐怕老的少的中间的所有的责任会全部的落到我的身上。因此,无论如何,自立是人生最大的保证。现在父母的地位,将来的他,都不能替代自己的努力。最可靠的最值得信赖的只有自己。”
“为了将来,认真学习是必须的。但我缺少毅力啊。”
看着在很短时间里,情绪上就由“晴”转“阴”的莎莎。我说:“经常这样想,可以培养人的责任感,有益于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。”接着,我又给她介绍了专家教学生的一个有效的激发学习动力的好方法。
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魏书生老师,做班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动力。他的做法很有意思。我建议莎莎可以照着做。
魏书生老师第一天和学生见面时,要求学生写“谈学习是快乐的”命题日记,第二天还是要求学生写“谈学习是快乐的”日记,学生笑道:“老师,这个题目昨天写过了。”魏书生老师非常严肃地解释:“这个命题太重要了,我以前的学生,都是写99次,你们也一样要写99次。”
可以想象,在99天里,你不断地从不同角度,用不同事实论证学习是有用的、快乐的,这一定会强化你的一种意识:没有一件好事不是学习带来的。
知道自己缺少动力的莎莎,认识到学习的动力是有途径汲取的。莎莎的注意力已经逐渐集中到我的这里来。
我接着又谈了一些学习动力的激发技巧和毅力的培养途径。
最后,详细讲解了”学习流程”,他们母女俩都听得特别的认真,在莎莎确定可以使用”学习流程”,并相信学习效率将会有显著提高的时候,讲座进入了交流时间。
莎莎说:“原来我怕学习,是因为学习太难太苦,使用您的“学习流程”,按照程序操作,学习已经没有难度,而且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会产生快乐,有了学习流程,我不再有不认真学习的理由。”
最后,我笑着对 莎莎说:“我出一个上联,你对一个下联,对出来了,就说明你对流程的理解比较好,我相信你的成绩很快可以上去,对不出来,也不要紧,下周再给你讲一次学习流程。”
我的上联是“课程有八门,门门难学”, 莎莎眼珠子转了几圈后,脱口而出:“流程有四事,事事易做”。
在我鼓掌、肯定之后,我进一步强调:“在你以后的学习中,一定要弱化学科概念,强化程序意识。这样想,学习的难度就可以降低,保证学习的轻松快乐、有序高效。
可能是莎莎的母亲赵医生跟我是同龄人,同年高中毕业,有过相同的人生阅历,赵医生在3个小时的讲座中听的特别投入,为了莎莎时时按照“学习流程”的要求去做,她与莎莎一样也做了笔记,事后又亲自用电脑制作打印了讲座中展示的“学习流程图”、“时间运筹图”和“毅力形成图”,贴在莎莎学习的桌前。希望莎莎能遵照“学习流程图”的方法去做,走上学习的高速之路。
在后来的交流中,我知道莎莎的进步比较明显,高考成绩比较理想。赵医生对我的“学习流程”推广很是关心,希望我快出书、讲座光盘,为灌云教育服务,向全国推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