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子回头
徐敏,伊山二中初二学生,其父在县文化馆工作,人称徐主任,教师出身。
徐敏,使用“学习流程”一年,学习成绩由年级中的“吊车尾”到“火车头”
1989年春的一天下午,下班了,太阳还高。我和当时并不认识的徐主任恰好坐在我家门口的一块大石头上休息。寒暄之后,他就讲起了他的儿子,如何的不爱学习、逃学、成绩差。要我支招。
当时“学习流程”的初步思想已有。我用几分钟时间刚讲一个开头:“什么是学习?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,而且这两个过程还可以分开进行,使凡学习的时候都有效果……”徐主任就坐不住了,起身对我说:“张老师,你的方法太好了,我现在就去家带儿子来听”。当晚,徐主任和他的儿子听了我3个小时的学法课,连续3个晚上,共9个小时。
接着徐主任接受了我的建议,给孩子换了学习的环境,转到了伊芦中学,实现了与原来那些“玩心互通”的玩友间的相对绝缘。孩子在“学习流程”思想的指导下,不但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,而且会在必要的时候运用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分开的思想,暂存问题,待条件具备时解决,学习过程流畅、快乐。
新的班主任给家长徐主任反映,全班数你的孩子学习最投入、最主动,对问题特别有兴趣。
这个转变是很正常的,听了我讲过“学习流程”的学生,一般都有这种变化。因为用“学习流程”学习,学习不仅有序,而且没有了难度。
徐主任为了感谢我,也为了帮助他的朋友、同学的孩子,他要说服他们,并用文化馆的教室,请我做有偿讲授,还保证3个晚上有2-3千的收入,被我宛然谢绝了。
后来,这事就慢慢的忘了。突然在一年半后的90年的9月的一天,我收到了来自镇江卫校一个叫徐敏的学生来信,说是用了我的学习方法,成绩才从班级的末了升到了年级的前几名,考上了中专。看了这封信,我才知道我用3个晚上辅导的那个学生有一个像女孩的名字叫徐敏。